>>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民生周刊
保护宝宝听力这些事儿家长要注意
2020-03-11 09:59:21   
2020-03-11 09:59:21    来源:宁夏日报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听力残疾人约2780万,每年新增2.3万聋儿。

  如何呵护宝宝的耳朵?在第21个全国爱耳日到来之际,宁夏儿童医院儿科儿童保健中心的专家讲解了关于耳朵的健康知识。

  如何预防孕前或孕中宝宝的听力损失?

  专家表示,听力障碍俗称耳聋,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人的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

  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为1%-2%,随着年龄增长,永久性听力障碍可持续增加,5岁前听力障碍的发病率上升到2.7%,青春期则高达3.5%,65岁以上老年人约三分之一有听力障碍。

  据了解,遗传因素是导致宝宝听力损失的重要原因。加强孕前检查,尤其是有耳聋或耳聋家族史的夫妇,或曾生育过听力障碍患儿的夫妇,应尽量在孕前进行遗传咨询及相关检测,可减少遗传性听力损失的发生。孕期进行基因检测可了解孕期宝宝是否患有听力障碍或携带耳聋基因。孕早期预防病毒感染,特别是风疹、巨细胞、单纯胞疹等病毒感染,孕期耳毒性药物的使用、孕妇糖尿病或甲低等因素均可损害孕中胎儿的听力。因此,孕期避免病毒感染和中毒性药物,加强孕妇保健是减少先天性非遗传性听力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

  如何预防儿童期听力损失?

  专家表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反复发作可导致听力损失,进而影响语言发育。正确喂养婴幼儿,防止呛奶。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外耳进水,预防感冒等可减少中耳炎的发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减少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听力损失。此外,应积极防止儿童头部外伤、减少娱乐噪声和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

  定期进行儿童听力筛查,对早期发现听力损失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儿童听力筛查的年龄为0至6岁,其中6、12、24、36个月龄为重点年龄。如果发现孩子有拍打、抓耳部等动作,或有耳痒、耳流脓等症状,或对声音反应迟钝、语言发育迟缓等表现,尽快到医院检查听力;耳鸣可伴随听力下降出现,若孩子主诉“耳朵嗡嗡响”,家长应予以重视。

  如何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诊断?

  新生儿出生2天至3天时,要接受耳声发射初筛,未通过者于42天进行双耳复筛,仍未通过者在3月龄内转诊至指定的听力诊断中心进行听力诊断。对于在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儿,出院前要进行耳声发射及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未通过者直接转诊。

  儿童保健中心专家表示,该院儿童保健中心听力测评室负责全区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双阳性儿童的诊断、转介康复及随访;负责日常门诊就诊听力问题儿童的评估与诊断,同时承担金凤区0至6岁儿童残疾筛查项目中的听力残疾复筛和诊断。疫情期间新生儿听力复筛检查可适当延后,等疫情结束后尽快复查,原则上复查时间不晚于6个月。为避免人群聚集,造成疫情蔓延,请选择以预约方式前来就诊。(雷妍)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杨洲